松涛水库
新中国成立初期,由于海南农业水利设施落后,为合理开发利用南渡江水资源,解除南渡江流域地区的旱涝灾害,改善海南西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。国家决定投资1.45亿元在南渡江上游建设松涛水库并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。
南渡江,海南第一大河,全长334公里,集雨面积7033平方公里,年平均径流量69.2亿立方米,水源丰富。松涛水库位于南渡江上游,是海南省最大的水库、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?;で?。水库集水面积1496平方公里,总库容量33.45亿立方米,正常库容水库面积达130平方公里,年均供水12.87亿立方米,具有防洪、灌溉、供水、发电等多重功能,担负着儋州、临高、澄迈、??诘仁邢氐墓づ┮倒┧踩?、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任务。
松涛水库大坝围堰施工现场
图片选自《海南党史二卷本》
松涛水库的建设,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广东省投资最多的一个项目,也是全国大型水利工程之一。1958年4月29日,广东省委正式下达兴建松涛水库的通知。7月8日,松涛水库举行开工典礼,海南岛有史以来最大的开发项目正式动工兴建。松涛水库建设初期,项目进度被高速推进,广东省委要求:松涛水库建设要一年拦洪,二年蓄水。按照省委要求,海南区党委于9月16日作出决定,进一步要求在1959年夏季全部完成大坝工程,冬季部分灌溉和发电。几万人的施工队伍按军事化编制组织施工,他们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,发扬艰苦奋斗精神,风餐露宿,肩挑手推,昼夜奋战,每人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,节假日照常出工,甚至连1959年的春节也在大坝工地上开展推车运土“竞赛”。
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,在机械化设备极其匮乏的条件下,施工队伍战胜了各种施工和生活的困难,经过10个月的奋战,终于赶在汛期高峰期到来之前,攻下大坝“170”高程的拦洪高度,胜利完成水库建设的第一期工程。53米高的大坝,巍然屹立在儋县和琼中县接壤的罗白岭、三雷打石岭之间。松涛水库兴建过程中,几万名水库建设者迸发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和艰苦奋斗精神,是水库第一期工程胜利完成的决定性因素。
1960年,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松涛后亲自题字“松涛水库”。如今,经历半个多世纪台风、洪水等自然灾害冲击的松涛水库大坝,依然坚如磐石,发挥巨大的生态、社会和经济效益,蓄水发电,传输电能点亮万家灯火,水库调蓄引水,灌溉沃田,让大量荒地变成热带作物基地。也正是从建设松涛水库开始,海南省兴建现代水利工程的步履不断加快,松涛水库因而被誉为“海南开发建设的一把钥匙。”
内容来源:《中国共产党100年海南百件大事纪略》
编辑:林子铃
一审:陈晖
二审:王晶晶
终审:陈文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