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南,参考当地地标建筑物来命名的地名普遍存在,比如??谑濉⑶砗K笳?、文昌约亭墟、澄迈美亭村……地标建筑地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以建筑物来命名,往往代表着当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。
塔 石塔、塔市
清咸丰《琼山县志》中的塔市。杨树供图
??谇砩角写遄用弧笆濉保舜逶姆宕?,“文峰”之名,来自于村中的文峰塔,后来村子改名“石塔”,也与村中有文峰塔这个石塔有关。此村由“文峰”改名为“石塔”始于何时已难以考究,但可以明确的是,清末已经有“石塔”之名,清光绪《琼山乡土志》有记载:“文峰塔,在城南石塔村。”
曾经矗立于琼山府城城南的文峰塔,在海南历史上曾赫赫有名,一度与城东北角的明昌塔齐名。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、琼台书院创办人焦映汉曾作《重建文峰塔碑记》,碑记有云:“文峰,在琼邑丁村之东南?!仁怯惺⒅?,如立笔状,明以前海南科第特盛,理学名贤互相炳蔚,虽曰人杰,亦地灵也。岁久塔就圮,陵荡不复,科第渐叹寥落?!?nbsp;焦映汉对海南文教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,在他笔下,石塔村的文峰塔对于海南来说至关重要,“是此峰实关一郡人文,石塔兴废,尤有系焉”。
因丁村是大村,而文峰塔位于丁村东南侧,因此文峰塔也被称为“丁村塔”。如今,位于府城之南的文峰塔已经不存,但“石塔”之名却留存了下来。
??诿览记睾S写遄用弧八写濉保舜宓那吧砦行?,清道光《琼州府志》有记载:“塔市墟,在演顺三图?!痹保形鞑嗟闹恿胫显ㄋ蛔?,民国《琼山县志》有这样的记载:“钟岭,在县东四十里演顺三图塔市西。俗名塔上峰,古名顺村岭?!尬以ㄋ诖耍穹??!?/span>
《琼山乡镇概览》又有记载:“本镇北端的塔市墟,是明代一个姓胡的道台,在此高处建一座11层的石塔,塔下设铺集市,人们以塔名墟,故称塔市墟。虽然1967年石塔被毁,但塔市犹存?!彼兄鼙咴缃ㄓ泄潘厍惨蛩妹?,不过塔市因哪一座塔得名,如今实难考究。
琼海有乡镇名曰“塔洋镇”,“塔洋”之名,也与古塔有关。如今,塔洋镇有一座高七层的古塔,名曰“聚奎塔”。清乾隆《会同县志》有记载:“聚奎塔,在县西南半里,即县治八景之一。万历乙已,知县卢章创建,自夏迄冬告成。先是,知县梦一青衣者名霄维,蹑塔顶吟曰‘奎塔插天连中第’,因名聚奎塔?!?/span>
古人将聚奎塔之景称为“奎塔凌霄”,此为“会同八景”之一。明代海南进士王弘诲有诗《奎塔凌霄》,诗云:“七级浮屠快一登,五都云物拥雕陵。巍峨上界占奎聚,缥缈中天步月升。望气几人逄尹喜,传经此日愧卢能。从君一叩西来意,苦海何年订上乘?!?/span>
聚奎塔远近闻名,以至于后来发展演变成为地名?!八蟆敝八?,正因聚奎塔而得来?!把蟆痹逵ξ皥敗保说赜写笃飯?,人们取“垟”的谐音字“洋”为名,“塔洋”由此得来。
亭 约亭、美亭
在??谟胛牟慕唤绱?、文昌东路镇辖区之内,有一个约亭墟。“约亭”之名,是沿用了古代此地的一座建筑“约亭”的名称。
古代海南有很多座约亭,这一种亭子,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宣讲圣谕、乡约。民国《琼山县志》有这样的记载:“雍正二年颁圣谕广训,又颁十二条附律,令乡社设立约亭,每月朔望,绅衿耆民人等就各约亭宣讲?!辈还?,有学者认为,文昌东路镇的约亭不同于别的约亭,这是一座“相约之亭”,背后还有一个关于明代海南名士丘濬与其好友邢宥之间交往的故事。
邢宥生于文昌,丘濬生于琼山,二人同生琼州,又前后考中进士,同朝为官。两人气味相投,终成为至交。明代成化六年(1470年),邢宥致仕归乡。十年之后,丘濬的母亲去世,他由此回乡守孝三年。在回乡期间,丘濬多次前往文昌探望邢宥。在一次送别丘濬后,邢宥写下了著名的诗篇《送丘仲深至葫芦口占》。
邢宥赋诗云:“与君相送到葫芦,酒在葫芦不用沽。共饮一杯辞别去,君行西出故人无?!焙布春蹋唇裉煸纪ば嫠诘?,邢丘深情交往,并在葫芦铺送别赋诗的故事为当地老百姓所津津乐道,清末时人们便在此筑亭纪念,此亭即“约亭”。
1988年出版的《琼山乡镇概览》有记载:“清末,人们便在此建立亭,称为‘约亭’(亦称丘邢饯别纪念亭)以示纪念。后石亭损坏,又于1933年重新建起钢筋水泥结构的亭台,亭前置一牌门,匾额题刻‘丘邢纪念亭’五字,亭内正中有丘邢两公遗像,两侧还有碑序、邢公题诗、捐款署名等六块石碑,成为人们缅怀先贤的文物古迹?!焙罄矗嗣且酝の?,“约亭墟”由此诞生。
澄迈有村子名为“美亭村”,后此地曾设乡镇,命名为“美亭乡”。美亭旧名“马亭”,清嘉庆《澄迈县志》有记载:“迈岭市,在水北都。旧名马亭,有约亭一座?!闭庖蛔纪ぃ谴骋庖迳系脑纪?,即为宣讲圣谕、乡约之所。
相传,当时往来骑马之人常在此地歇息,同时拴马于约亭边,故而得“马亭”之名。后来,人们又将此地的地名改为“美亭”,这都与约亭有关。
楼 鼓楼街、楼阁园
国内很多地方都有“鼓楼”,??诠穆ソ忠灿幸蛔私终浴肮穆ァ蔽?。明正德《琼台志》有云:“谯楼,即鼓楼,在卫前,元元帅府南门谯楼旧基。国朝洪武间,卫使王友创楼三级。成化辛丑,指挥李泰增砌其台重建,都督张通扁以‘海南壮观’四字。”
鼓楼,也曾被称为“文明楼”,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由海南卫指挥使王友在已废元谯楼故址上修建,后还经历两次重建。
海口府城鼓楼,位于??谑星砩角钦蛭淖纺隙?。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
鼓楼是历史上府城最知名的建筑之一,登上鼓楼,大半个府城尽收眼底,而且还可以遥望远处的风景。清代海南诗人王懋游玩鼓楼之后曾赋诗一首:“纵步层楼思渺然,瑶台贝阙忆当年。西来秋气窗中满,北望晴峰海上妍?!?/span>
鼓楼街在明代时已经存在,当时是通向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,因此被称为“南门街”,后来,因为鼓楼的存在,人们顺其自然地将“南门街”改为“鼓楼街”,这一新名称使用至今。
在海南,还存在以“楼阁”命名的地名,比如文昌文城镇有村子名为“楼阁园村”,此村边上有文物古?!把鲜洗笞陟簟甭ジ?,这一楼阁在远近多个村落中都有名,后来村子也以“楼阁”来命名。
相关链接
除了与塔、亭、楼相关的地名,在海南常见的还有由桥、庙、坝、窑等建筑物演变而来的地名,比如东方板桥镇、三亚藤桥村、澄迈桥头镇、文昌大庙村、万宁公庙村,东方广坝村、三亚石坝村、儋州灰窑村、儋州瓦窑坡村等。
来源:海南日报海南周刊
作者:杨树
图源: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。